“定居臺胞”駐村書記的故鄉情
黨的二十大代表、駐村第一書記……出生于祖國大陸的臺胞蔡光潔把濃濃 的桑梓情化為促進兩岸交流與融合的動力,為兩岸同胞搭起一座連心橋。
采訪蔡光潔時,她正在籌備臺商臺 企考察團考察四平市的相關事宜。前不 久剛掛職四平市鐵西區區委副書記的 她,在新崗位上仍時刻不忘促進兩岸交 流,“我希望盡己所能,讓越來越多的 臺胞走進東北、走進祖國的城市鄉村, 讓大家同心同行,越走越近,越走越親。”
蔡光潔(后排右二)帶領孩子們走進電臺錄制節目
從“黃毛丫頭”到“蔡書記”
蔡光潔的奶奶是臺灣省臺中市人, 1948 年,蔡奶奶投奔親戚,來到吉林 求學,后因兩岸隔離,便在長春成家定 居,蔡光潔的父親和蔡光潔因此有了 “定居臺胞”的特殊身份。采訪時,蔡 光潔笑道,“我的籍貫是祖國臺灣,戶 籍地是長春,我還有第三個故鄉,那 就是馬家崗村。” 馬家崗村隸屬長白朝鮮族自治縣, 位于吉林省東南部中朝邊境上,與朝鮮 惠山市隔著鴨綠江相望。2019 年,長 白縣率先退出貧困序列,其中就有蔡 光潔的一份功勞。 2015 年 12 月,吉林省臺聯接到 承擔長白縣寶泉山鎮馬家崗村的精準 扶貧任務。蔡光潔沒和家里商量,第 一時間就報了名,“我是黨員,又年輕, 就該去祖國最基層最偏遠的地方歷練 一番”。 雖然已經在地圖上見識過馬家崗 村的偏僻,但讓蔡光潔沒想到的是, 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的第一個“下馬威” 竟然是“行路難”。 馬家崗村四面環山,海拔近千米, 每年無霜期僅有 110 天。“那會兒長春 到長白縣還沒通火車,我坐了整整一天 長途大巴到了鎮上。第二天一早,再從 鎮上趕往村里。出了鎮子,車就一直爬 坡,時不時地左拐右轉。當時正值寒冬, 沿途一派白雪皚皚美景,但路面厚厚 的冰層,讓我緊張發毛、手心攥出了汗。” 進村第二天,蔡光潔就開始入戶走 訪。不少村民竊竊私語,這位城里來的 “黃毛丫頭”能否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既然叫我‘黃毛丫頭’,那我就要 發揮‘黃毛丫頭’干工作的優勢。”走 訪時,蔡光潔主動拉住村民們的手聊 天,在一聲聲“大媽、大姐”熱絡稱呼中, 她慢慢成了“村里人”。 經過調研,蔡光潔發現,馬家崗 村人口稀少,老齡化嚴重,水資源短缺, 全村用的都是旱廁,也不能洗澡。破敗 的房屋、泥濘的村路、落后的醫療條件、 貧困的經濟狀況,村民們都覺得生活 沒有盼頭。扶貧先扶志。蔡光潔從策劃推出 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入手,找到了駐 村工作的突破口。她帶領駐村工作隊 組織開展了黨建扶貧知識競賽、新春 聯歡會、元宵喜樂會、義診送健康等 文化健康活動,還舉辦養殖技術培訓、 電商培訓等,在積極宣傳黨的富民惠 民政策的同時,激發起父老鄉親堅決 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斗志。 2018 年,村里想進一步發展壯 大村集體經濟,最終把目光放在了勞 動力要求不高、采收季節在農閑時的 沙棘種植項目上。經過多方聯系努力, 沙棘苗木有了著落,可村集體的苗木 怎么種植又是一個難題。蔡光潔把全 村父老鄉親召集起來開會,當提出希 望由全體村民義務種植村集體六畝地 的沙棘苗時,會場炸開了鍋,有在一 旁看笑話的,有說風涼話的,第一次 開會不歡而散。會后,身心疲憊的蔡 光潔哭了,生氣、委屈和不甘涌上心頭。 蔡光潔沒有被挫折嚇退,她擦干 眼淚,繼續帶著駐村工作隊挨家挨戶 做思想動員工作。有的村民說:“蔡書 記,我們知道你不容易,你這么做也 是為了村里好,但我們就是想不明白, 為啥干活不給錢。”“因為馬家崗村是 咱們的家啊,家好,人才能好。”每家 每戶走訪一遍后,蔡光潔又開了一次 全體村民大會,這次出奇順利。就這樣, 駐村工作隊和全體村民共同出力,完 成了六畝地沙棘苗木的義務種植。 一年后,要為沙棘補苗并開展村 容綠化美化,當蔡光潔再次召集鄉親 們開會分配任務時,很多村民主動說, “就和去年一樣,各家各戶都出人,一天也就干完了。”看到村民們的變化, 她滿是欣慰和感動。 五載寒來暑往,生態雞養殖、沙 棘苗木種植、光伏發電站、“愛心超市”、 飲用水安全保障……隨著一個個精準 扶貧項目落地和一項項惠民政策實施, 村民們的錢袋子鼓了,笑容也多了,“我 們的蔡書記”成了村民最愛提起的那 個人。
長大也要像蔡姑姑那樣
馬家崗村雖然人口不多,但孩子數 量不少。農忙時節,家長們基本無暇 照看孩子的功課和午飯,蔡光潔帶領 駐村工作隊開設了周末小課堂和暖心 食堂,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文化活動, 幫村民托管孩子。一開始,孩子們覺 得這位會講中外文學名著的阿姨是老 師,隨著朝夕相處,孩子們親熱地稱 呼她“姑姑”。一個想帶孩子們走出大 山看世界的想法在蔡光潔心中萌生了。 在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幫助下,蔡 光潔和駐村工作隊帶著村里 10 個孩子 走出了大山。當車輛駛上長春人民大 街,蔡光潔剛想提醒孩子們看看長春 的這條主干道時,一回頭卻看到所有 的孩子都把臉貼在窗戶上,目不轉睛 盯著外面閃爍的霓虹燈。那一刻,蔡 光潔的眼睛濕潤了,由衷慶幸自己做 出的這個決定。 李杵針家曾是村里的貧困戶,他的 父親因車禍去世,母親改嫁,爺爺也 因病去世,家里只有年邁的奶奶和弟 弟。了解到李杵針的家庭情況后,蔡 光潔向他和家人表態,“辦法總比困難 多。你放心,你家的事,我們一定幫!” 蔡光潔立即聯系相關部門,為李 杵針家辦了低保,并爭取省臺聯領導 的支持,開展“愛心助學子”捐款活動。 當第一筆捐款送到李杵針奶奶手里時, 老人緊緊拉住蔡光潔的手哭了出來。 2017 年,當李杵針去縣高中報到時, 送他上學的正是蔡光潔。她拉著班主 任的手一再叮嚀,班主任好奇地問,“你 是孩子的什么人呢?”蔡光潔脫口而出: “我是孩子的姑姑!”如今,李杵針已 經上了大學,一家人的生活也越過越 好,越過越有盼頭。 2019 年暑假,蔡光潔和駐村工作 隊又辦了第二期研學營,帶著孩子們 走進吉林鄉村廣播電臺,參與錄制《少 兒風采秀》節目。當主持人問“村娃” 朱玘軒,長大了想做什么時,孩子害 羞地笑了,堅定地說:“我想和姑姑一 樣,長大了也當第一書記,去幫助更 多的人。”
祖國發展臺胞不會缺席
因工作關系,蔡光潔的微信朋友圈 有很多臺灣朋友,通過經常交流,彼此 的感情不斷加深。蔡光潔結婚時,臺 灣朋友特意在日月潭、阿里山等地錄制 視頻發來祝福。駐村之后,蔡光潔經 常在朋友圈分享駐村生活,為臺灣同胞 深入了解祖國大陸打開一扇窗。 “臺灣同胞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 在祖國建設和發展過程中不應該缺席 也不會缺席。”這句話時常掛在蔡光潔 的嘴邊。脫貧攻堅期間,馬家崗村翻天 覆地的變化背后是兩岸同胞共同奮斗 的身影。村里孩子們的書包和保溫杯 是臺胞捐贈的,文化活動室里的電視機 是臺胞支持的,村里的沙棘種植項目能 夠成功落地更與臺胞的幫助密不可分。 去年 8 月,臺灣辜金良文化基金 會和華東師范大學國際傳播學院主辦 的第二屆“兩岸春天報道文藝營”來 到吉林,幾十位臺灣籍學者、高校教師、 學生到馬家崗村開展田野調查,了解 鄉村振興之路。來大陸求學一年多的 00 后臺胞黃茗敏第一次走進大陸農村, 她想探究什么是“鄉村振興”。黃茗敏 說,在臺灣,民眾對大陸的資訊了解 有限,偶爾聽過“鄉村振興”四個字, 對其內涵了解甚少。她關心的是,在遠 離城市的鄉村,村民如何解決飲水問 題,就醫條件怎樣,孩子們去哪兒上學。 蔡光潔逐一為青年臺胞進行講解,很 多臺胞在離村時表示,他們將與大陸 同胞一起,共同擁抱“大時代”,發揮 臺灣精致農業、青年鄉建、鄉創等優勢, 積極投身祖國大陸的鄉村振興,開辟人 生一片新天地。 帶隊參訪臺灣時,蔡光潔印象最深 的是她聞到了熟悉的牛軋糖味道,那 是奶奶一直做的家鄉美食。這同根同 源的味道,帶著兩岸永遠割不斷的血 脈親情和回歸鄉愁,讓她感覺自己仿 佛從未離開過臺灣,也從未離開過大 陸,因為兩岸本就同文同種、根脈相系、 血肉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