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竹君:趁青春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
劉竹君 :東北農業大學應用氣象學專業本科生,現為海南省三沙市氣象局地面觀測人員。曾獲第七屆黑龍江“互聯網 +”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銀獎,第十二屆哈爾濱大學生創業大賽 A 類項目特等獎
2022年,在屬于我的畢業季里,我做了一個決定,前往祖國最南端的三沙市,成為一名氣象工作者。
我從小在黑龍江大慶長大,到過最遠的地方就是去哈爾濱就讀東北農業大學。按照家里人的設想,畢業后我應該留在東北,而我竟跨越4485公里,到了祖國最南端。
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這是我剛步入大學時就萌生的職業理想。一次,在對新生的就業指導課程上,指導老師的幾句話讓我心潮澎湃。他說,氣象工作是辛苦的,要做“千里眼”,及時監測數據、預報預警各種極端天氣;要做“順風耳”,及時根據三防(防風防汛防旱)會議部署完善防御應對能力。當這份站在搶險救災最前線的工作取得成功,成就感會成為你們熱愛這份氣象事業的開始。
老師的話點燃了我心中的激情,那一刻,我就下定決心,畢業后要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到防災減災的一線去,打破舒適圈,開啟人生職業生涯的新開端。
臨近畢業時,一個報考單位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海南省三沙市氣象局。三沙市氣象局位于祖國最南端的南海之中,是祖國的海上邊疆。報考這里,意味著全年需要駐守海島180天,需要克服“高溫、高鹽、高輻射”的惡劣環境。除此之外,島上的食物、飲用水等都需要靠船只運輸供給,一旦出現連續臺風天氣,就很有可能面臨斷糧斷水的困境。
我問自己,這樣的生活能堅持嗎?我想起了我的開學第一課,“當時代的潮流擁簇著所有人走向繁榮,你是否有勇氣逆行向山、逆行向海,到祖國最需要你的地方去?”我想,我可以!正如理想之火,一旦點燃就不會被熄滅。盡管條件艱苦,我還是想試試。在征求家人意見時,他們雖然擔心不舍,最終還是尊重了我的選擇。
到了三沙市氣象局,我發現這里的人對“困難”和“快樂”自有其定義。困難和艱苦遠超之前我的想象。比如,有位同事在臺風響應期間突發闌尾炎,由于醫療條件有限,被直升機送到醫院時,差點錯過治療的最后時機;有的同事和剛出生的兒子、女兒分開,等到再次回家時,孩子像見到陌生人一樣哭鬧不止;島上連續刮臺風43天沒有物資補給,為了補充維生素,大家只好在島上采摘野菜……而快樂和幸福總是在生活點滴之中,比如,每逢無法和家人團聚的春節等重大節日,島上的同事們便如一家人一樣歡聚慶祝;前往無人島礁維護氣象設備,盡管一路顛簸,但當站在燈塔頂端獨享三沙玻璃海美景,心中感嘆此生足矣……
三沙市氣象局自1957年成立以來,在60多年的氣象觀測中,無論條件多么艱苦,從未缺失過一天。“測南海風云、護人民安康”,這是三沙氣象人始終不變的初心。“堅守、嚴謹、敬業、奉獻、傳承”是三沙氣象人精神,這絕不是口號,而是我心間的種子向下生根、向上生長的土壤和陽光。
越是艱苦的地方,越能品出使命的甘甜。我很慶幸成為三沙氣象人,用青春和汗水,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書寫青春之歌。
給學弟學妹們的建議:
“好兒女志在四方”,這四方,就是祖國需要的地方。艱苦邊遠地區,是青年學子堅定理想信念的最佳戰場,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是青春最壯麗的奔赴。